亲密关系中遇人不淑,可能是你“自恋情结”导致
希腊神话的纳西斯,是一个以美貌闻名的年轻猎人。他的美貌使他过于傲慢和自负,拒绝一切向他示爱的姑娘。森林中的仙女厄科(Echo)就因为纳西索斯的冷漠而郁郁而终,最终失去肉体,只留下一道声音存在世间。
复仇女神涅墨西斯听到了神女们的祈祷:“但愿纳西斯有朝一日爱上一个人,却永远也得不到她的爱 !",对纳西斯的狂妄施加了惩罚:当纳西索斯在池塘中看到自己俊秀的倒影时,情不自禁爱上了自己的倒影,就这样纳西索斯在水边顾影自怜直至无法自拔,最后死在了池塘边上。他死后化为水仙花 ,依然站在曾经顾影自怜的水边。
后来,这个神话被弗洛伊德引用,为过度自恋的人格障碍命名,他将夸大自恋者命名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最近看了一本名为《自恋也疯狂》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在这本书里,他非常详细且深入的描绘了“极端自恋者”的各种面具——欺凌型、诱惑型、自命不凡型、无所不知型、自以为是型、报复型、成瘾型等等,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熟知的“自恋型父母”等等。。
在生活中,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占到总人群的1%,而极端自恋者,会占到总人群的5%左右。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自恋特质是一个“连续体”——本书的作者在第一章就重点讲述了这个概念,它的意思是,“健康的自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分别是“自恋特质”这个连续体的两端,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这个连续体的中间。
换言之,我们生活中的具有非常健康自恋的人很少,而大多数人,都具有程度不同的不健康自恋。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个生活中的“人板”,他们具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极端自恋者”的特质,这也使得我在阅读的时候增加了很多趣味。事实上,本书的作者也在书中举了大量的例子,除了他自己咨询过程中遇到的来访者,也有包括麦当娜在内的很多具有典型极端自恋者的名人案例。
是的,麦当娜就是一个典型的“诱惑型自恋者”。我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也解决了我自己的一个谜团——我生活中的一个朋友,浪子兼渣男,其实就是比较典型的诱惑型自恋者。也许是出于职业本能,我对他这个人板很感兴趣,暗自对他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和分析,试图找到他对于很多女性具有致命诱惑的原因。但是我的“研究”并不能完全回答我的困惑——在我看来,他固然有一些吸引人的地方,比如帅气、金钱、权力等等,但在认知和思维方面却有着至少是我认为显而易见的问题,我很困惑的一点在于,除了外表的吸引力之外的人格魅力部分,难道那些女性看不到他身上的“减分项”吗?
最后我把问题的答案归结为他吸引的、也只能吸引的女性群体是比较固定的——虽然外表、职业、家境等等外在条件上千差万别,但在人格的核心部分,都是发展的不够成熟的,认知层级不高(至少在我的评判标准里是这样的)、幼稚、依赖、对自我的认同不够清晰——好吧,我承认我的标准是有点挑剔了,因为她们中的无论哪一个,按照世俗的标准都是非常不错的。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些模糊的答案被以更清晰的视角呈现出来,虽然作者的笔墨重点在于描绘“诱惑型极端自恋者”的表现形式和心路历程,对被诱惑者着墨不多,但却开启了我思考的大门。我清晰的看到,这些身份不一的女性之所以被这个朋友(或者是这一类情场浪子)吸引,除了比较笼统的人格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之外,可能还有一个共同点:即她们自己很难突破自己的自恋桎梏(这句话有点拗口,没关系,在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我将对它进行讲述)。
我现在经常使用“桎梏”、“限定”这样的词汇,这也反映了我个人在研习心理学的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通晓和深刻的领悟一些心理学的核心原理之前,人的精神看似自由,但其实却被无形的桎梏,但是当不断探索和思考的时候,这些桎梏逐渐浮出水面,这时候,一个人,才获得了真正的、精神上的自由。
回望我自己学习心理学的过程,“自恋”是令我脱胎换骨的话题之一,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对这个话题的深入觉察与探索,带给了我深刻的震撼和质的飞跃。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将讲述我受到这本书的启发,对于觉察自己身上的自恋特质,不被他人(类似于诱惑型自恋者)“勾引”出自己的自恋满足的话题。
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会遇见“渣男”,成为“渣男”的目标,并因为一场飞蛾扑火的爱情埋葬自己。但是识别自己身上的自恋特质,对它保持清醒的认知,却是每个普通人的必修课。
01 被需要的陷阱:需要“被需要”,暴露了什么?
因为工作关系,我的朋友圈有很多学心理、做心理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我经常看到他们中的不少人晒出自己和来访者或者来访者家属(比如厌学儿童的父母)的聊天记录,这些聊天记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方对他们的赞美和感谢之词。
每当看到这样的、类似于微商晒出销售流水一样的对话框,我的心里都会涌现出一阵悲哀:自己的“问题”还没修理好的咨询师,就像一个刚学会使用菜刀的人,拿着菜刀去手术台上给人做精细手术一样可怕。
当然,我这样想也是偏颇的,没有完美的人,自然也没有完美的咨询师,而且即使有的人表现得很“低调”,也未必意味着他的人格真正健康,也许ta只是压抑了自己想要“晒”的欲望。所以,当我这样评判别人的时候,实际上也暴露了我自己的问题。
但是不得不说,心理咨询师的确是一个不一样的职业,就像父母对于孩子一样,咨询师之于来访者的意义也至关重要,咨询师自身的人格越健全,才越能给来访者真正的帮助,否则,人格不够健全(自己还没把自己修理明白)的咨询师,会有对来访者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这种伤害一旦形成,对于来访者的伤害,是不可挽回的。
我之所以认为这些频繁晒出自己成绩的咨询师人格不够健全,是因为他们的字里行间(无论伪装的多么淡然),都透露出一种信息:他们自己尚还处于需要靠来访者的肯定和成绩,来获得自我肯定的的阶段。换言之,他们在咨询过程中,也在来访者身上寻找价值。
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因为“找价值”的需要,会驱使他们对来访者有无意识的控制。本质上说,他们都未曾从“不健康的自恋”中完成彻底的人格成长和修通。
诱惑型自恋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他们顺应了某些人的自恋需要,或者也可以说,他们“勾引”了这部分的自恋满足。诱惑型自恋者非常善于让对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觉自己独一无二,感觉自己非常被对方需要——正是这种极大满足自恋的感觉,让一些人迷失并最终沦为诱惑型自恋者的“工具”。
应用本书作者关于“连续体”的概念,其实每个人都可以自省: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症状”?如果一个人非常沉浸于自己被他人需要的感觉,很希望并且享受这种感觉,那么可能需要觉察一下,自己是否也同样自恋 ——需要“被需要”,可能是维护自己自恋的方法。
02 被“勾引”出的自恋:根源何在?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社会属性,我们的自我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外界对自己的反馈,小时候的权威——父母,几乎决定性的影响和限定了一个孩子的自我认知:如果父母发自内心的认为孩子值得爱,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积极关注,那么孩子就会形成比较高的自我认知,拥有较高的自尊水平;反之,如果父母总是挑剔、指责、抱怨孩子,孩子就会形成比较负面的自我认知,ta会从内心深处认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并且变成“被父母诅咒”的孩子。
不被认可的孩子,内心始终有希望得到认可的情意结,他们对自我价值不够肯定,患得患失,更寄希望从外界获得肯定和认可,同时,他们也会构建起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维护自己虚弱的自恋。
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就可以解释那些强烈渴望被需要,或者很容易被他人的需要吸引的人,他们的根源来源于何处?
合格的父母,会让孩子沐浴在喜悦的夸赞之中,让孩子感觉自己是父母情感世界的中心,对于越小的孩子,这一点就越重要,所以,这个话题本质上是一个关于“依恋关系质量”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的很充分,ta长大后,就会特别需要来自外界,尤其是重要他人的关注和赞美。
很少有人能够抵抗住诱惑型自恋者的进攻——大部分类型的自恋,会令他人感觉到痛苦、难受,但唯独诱惑型自恋者,释放出来的是一剂“甜蜜的毒药”。因为后者经常抬举我们,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独特的、迷人的、理想的,让我们产生自己是世界观赢家这种感觉。所以,抵御这种诱惑很困难:就像一个人中了彩票大奖,拒绝领取彩票一样困难。
写到这,也许很多人都想到了一个熟悉的词汇“捧杀”,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诱惑型自恋人格的人是最擅长捧杀的。
说回我那位朋友的案例,在他历任的女朋友中,不乏家庭条件极为优越的女孩,但是物质的丰富并不能取代情感的匮乏,也许正是因为她们的父母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到挣钱的事业上去,缺失了对女儿的陪伴,才会使她们在长大后成为一个“随便”的人——受到一点情感上的小恩小惠就盲目的迷失自我。
当然,他的女朋友中也有家境不优越的女生,所以,衡量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其实和ta的家境并无直接、必然的联系,而在于父母的抚养质量,是否给到孩子情感上的滋养和精神上的支撑。这才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图片
03 被需要的陷阱:应对策略
面对他人看上去无比真诚的喜爱、关注、赞赏,我们怎么能保持冷静,不被ta带跑呢?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并且要有非常清晰的人际边界,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如果一个人有比较清晰且客观的自我认知,并且有心理上的人际边界,ta就更能分辨出,哪些赞美是对方的投射,哪些是真实和客观的内容——所以,认知和边界,有很多共通之处。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来自别人的赞美都是虚假的,都是来自于对方想要操控我们的愿望。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区分两者的区别是有一定难度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警惕“理想化”。
如果一个人对你的欣赏和称赞,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就需要特别警惕了。比如刚第一次见面,就认定你是ta一直苦苦寻觅的对象;比如特别强调你对ta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让你感觉,如果你拒绝了ta,就十恶不赦;比如对你有完美的、理想化的认知等等。
当你感觉自己如此独一无二、对他人如此重要时,你就需要抽离出来,看看真相。
第二,抵制自己将对方理想化的冲动。
这一条与上一条相反,但同样普遍存在。为什么有那么多“无知”的少女被骗,本质上是因为她们内心深处都一个非黑即白的潜意识的期待:她们期待世界上真的有一个Mr right,有一天会架着七彩祥云过来拯救她们。
当然有这种想法,并不是少女的专利,它的产生也与社会上毒鸡汤的泛滥不无关系。当一个人感觉到只要自己和对方更加接近,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痛苦和挣扎都可以通过与一个表面上拥有一切的人接触而获得解决——对方似乎知道所有问题的所有答案时,危险也就同时出现了。
本质上说,这是没有发展出人格的独立性,没有自我负责的人的通病,这类人无意识中将自己置于无力的从属地位,试图通过他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这不是他们意识层面的东西,但却牢固的根植于潜意识中。
在《乘风破浪》这个节目中。很多人随着节目的推进,逐渐对黄圣依黑转粉,或起码黑转路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发现黄圣依不是之前他们认为的目中无人、傲慢跋扈,而是一个“坚持做自己”的人。用黄圣依自己的话说是:“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我,不会因为别人说我不好,就妄自菲薄,也不会因为别人夸我,就沾沾自喜,我永远想比以前的那个我更好”,而在上一期的“互夸环节”中,张雨绮则说:认识黄圣依这么多年,她一点变化都没有,一直在做自己。宁静的评价比较有趣,她说:“黄圣依是特别有勇气的人,她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什么不足,但是她更大的勇气是根本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静静子还是很犀利的。所以,黄圣依到底是有强大内心、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还是使用这一的一种防御方式维护自己的自恋,其实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一个人有比较完整、坚固、客观的自我认知,那么ta被别人影响的几率就会下降很多,拿一句我们熟知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说,自我认知水平比较高的人,更能实现这种境界。
插一句题外话:如何区分是真的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还是在用标榜自我的方式来进行心理防御呢?(就像黄圣依这样)答案在于看ta是否有自省能力,或者说,对于外界的声音,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是否有批判性思维对待。
如果是一味地捂上耳朵,不听不看,那这不是拥有强大的人格,而恰恰是内心非常弱小的表现。
【写在最后】
很多自恋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道理(鸡汤)根本不用你说,我什么都知道。你就说说该怎么办吧。给我具体方法,而不是这些理论解释。
一个人误以为自己什么道理都懂,但却过不好一生的人(更严重的是,明明没过好,但却坚定地认为自己很好),其实是很应该增长一下自己在“自恋"这方面的自我觉察能力的。
今天这篇文章,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赞赏、讨好、热情、欣赏、崇拜……你是否真的能够明确自我认知、坚守自我边界?我想,这其实只是一道“看上去很简单”的题目。
衡量自己是否真的“懂”很多道理,其实很简单。事儿上见!
本文内容转载自网络, 原文作者:有梦想的糖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