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UHOME
直面内心,勇于自目。专注亚文化领域!

关于亚文化群体的偏见与次级文化

2021-12-11

从一个人的外表到建立主观偏见只需要7秒,那么对一个群体产生偏见又需要多久?

“非主流”根源于自我的个性需求,本来没什么值得羞耻的,可它被当成洪水猛兽一样,长期被人恶俗化,就好像现在经常说的“亚逼”一样。

在亚文化步履蹒跚地从地下爬到地上的过程中,亚文化和亚文化爱好者被站在圈外的吃瓜群众持续地嘲笑、消解以及扭曲,最终被迫贴上一个有些不中听的标签 ——“亚 * ”

亚文化的由来

那么,真实的亚逼到底是怎样的?到底如何摆脱亚逼标签?这是一个问题。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看法。关于亚逼的讨论,自然也是众说纷纭。

但当我试图追溯亚逼的起源时,还是对某些人的言论震惊到了

关于亚文化群体的偏见与次级文化

也有靠谱一点的说法

关于亚文化群体的偏见与次级文化

姜文说:“人生建立误读之上”,这种跟风式的群嘲就是一种对亚逼背后亚文化的深深误读。

探究词源,亚文化这个词汇来自英语“Sub-culture”,其前缀“Sub”意为“之下的”“次级的”,直白点来说Sub-culture就是“主流文化之下的次级文化”。

关于亚文化群体的偏见与次级文化

亚文化也好,次级文化也好,本身脱胎于某种全社会共识的一种主流价值观,他们时常平行存在,偶尔相交。1950年,英国社会学家大卫·雷斯曼是这么说的:大众是“消极地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的群体,而亚文化则具有探索精神,“通常在积极地寻求一种小众的风格”。

这种现象在以前的社会中是很难想象的,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口结构通常不会出现太大变化,成年人掌握着全部的话语权。直到工业化到来,现代社会的雏形才得以奠定。

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变革,就像是人类第一次学会用火源,前所未有地开辟出了一个建立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大规模生产基础之上的新社会。以及最重要的一点——二战后的婴儿潮,青年群体在人类历史上变得空前庞大。

当年轻群体的声量在社会中愈发重要,一种自发自生的文化与秩序便生根发芽。而这种产物,不仅是对成年人创造的青春回应,更是一种与之区别的重要手段。

这么说吧,每当一个特殊群体认为其主导社会不满足其需求时,就会出现亚文化。他们可以通过种族、地域特征和生存环境,甚至是语言、音乐和俚语等的独特偏好来识别。


在美国的60年代,这种亚文化是垮掉派,是嬉皮士与摇滚乐,70年代,它是起源于英国的光头党和朋克运动,在之后,它又衍生出锐舞、哥特以及嘻哈等等。


亚文化发展至今,经过了几十年的流转变换,不断地和主流文化交织相融,已经变成了一种相对宽泛的概念,某些曾经很边缘的文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又形成了新的主流。


而我们困于经济和地缘等客观因素,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从未被西方世界所熟知,东方一直被一种半神话、半猎奇的印象所笼罩。所谓”远东”,既有地理上的遥远,也有心理上的隔膜。

当这些已经在西方世界形成规模的亚文化,随着改革开放传入我国后,除了一定程度上的水土不服,最要命的是它侵占了我们自身尚未完整的文化体系,如果摇滚乐没有进入中国?我们会有属于自己的摇滚乐吗?

绕的有点远,我们说回“亚逼”。想想看,亚逼这个词儿的出现也就这是这两年才有的事,而代表亚文化的形象第一次出现在主流视线,是2017年的《中国有嘻哈》。

在节目播出的那一年里,我就不用说有多火了你们心里都清楚。反正结果就是许多Rapper从地下八英里直冲到天上人间,就感觉全中国的潮男潮女基本上都看了,特别是因为限韩令的那些嗷嗷待哺的00后们。

尽管随着时间推移,节目里那些烂糟的撕逼和嘻哈口头禅我们会忘记,但Rapper们带动的服饰穿搭正逐渐发扬光大,一个“全员恶人”的时代终于来了。
法国学者米歇尔·马费索利认为,后工业社会用消费来塑造身份是一种普遍现象,人们通过消费行为定义自己的生活方式、个性特点、以及所属的社会族群。

回到我们最核心的那个问题,什么是亚逼?可能很多人会把那张亚逼潮人测评量表祭出来。


在吃瓜群众和亚文化原教主义者的眼中,这种把不同风格一股脑地倒腾在身上的小逼崽子,假装喜欢亚文化的其实就是跟风的人就是亚逼。


正所谓,十个女亚逼,九个像碧梨,十个男亚逼,九个像Rocky。

但问题是,通过消费来塑造身份认同,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快捷且有效的方法。在缺乏土壤根基的环境中,我们可能每个人都正在或多或少地沦为“亚逼”。


检索百度和微博数据,大致可以确定,至少在2018年之前亚逼这个词还尚未在网络中频繁出现出现,那时候亚文化爱好者的圈子或许还相当纯粹且封闭。

我愿称2018年是亚逼元年。

在这之后,许多营销号陆续发表关于亚逼的生理文,用一些耸动的字眼带节奏并试图贬低亚文化,一些围绕着“亚”的偏见愈加根深蒂固。


且不说那些DCM(解构俱乐部)那些更加小众的东西,至少朋克、哥特、邪典、嘻哈……总得了解几样吧。现实是,许多所谓的“亚逼”,那些看起来很酷的人,真的很拉胯。

这也是为什么今天许多真正的亚文化爱好者,并不喜欢亚逼这个字眼。

关于亚文化群体的偏见与次级文化

现在,那些吃瓜群众终于找到了万能词汇可以安在亚文化青年身上, 但凡不正经穿衣服的,都一棒子打死,钉到亚逼的耻辱柱上 。

带着偏见当然容易,但事实上往往相去甚远。

想当初Lady Gaga刚出道那会儿,各种皮革泳装,连体兜帽、丧心病狂的美黑,又或是被人说丑的孩子王Ian Connor,他们又何尝不是大众口中的“亚逼”呢?

只不过后来Gaga被当做时尚界的MUSE女神,Ian Connor在Yeezy Season 3上大放异彩一定争论才尘埃落定。


老实讲,与其说摆脱亚逼标签,不如想想怎么接受它。亚文化的原始魅力来自高度的排他性和颠覆性,我们透过有别于主流的服饰,说着只有圈子内才能听懂的黑话,来表达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甘于屈服主流的态度。

当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众,用自身贫瘠的想象力,来限制、点评你的穿着打扮,讥讽嘲笑你的时候,他们只不过是想让你变得跟他们一样。

诗人顾城这么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什么是黑?什么又是白?只有打破桎梏才有可能创造未来。


成为不了$uicideboy$,你或许也可以成为蝴蝶公主。用过去的中国审美和思想来温柔抵御西方亚文化,她身上我们看不出对西方亚文化曲解后的尴尬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