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UHOME
直面内心,勇于自目。专注亚文化领域!

受虐者为何从束缚中获安全感

2025-11-04

为何受虐者能从束缚中找到安全感?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机制在起效

不少受虐者会在束缚中感受到被保护的安心感,这种看似矛盾的体验,实则是生理与心理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背后藏着一套清晰的起效逻辑。

从生理层面看:束缚是 “自带放松属性” 的体感刺激

  1. 激活副交感神经,直接降压放松:束缚属于 “升压触摸” 的一种,能主动促进副交感神经活动,进而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减少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从生理层面直接帮人卸下紧绷感,带来放松效果。
  2. 触发 “痛与愉悦” 的循环奖励:束缚过程中产生的轻微疼痛与压力感,会促使身体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 —— 前者能缓解不适,后者是 “快乐激素”,二者结合让人产生愉悦感,形成 “压力刺激→分泌快乐激素→获得愉悦” 的正向循环。

从心理层面看:束缚是 “反向掌控” 与 “信任具象化” 的载体

  • 控制感的逆向利用,缓解焦虑:受虐者对束缚的接受是 “主动选择”,而非被动压制。这种主动交付,会让他们产生 “身体与心理仍在自己掌控中” 的错觉,反而减少对未知的恐惧,降低焦虑感。
  • “心理放假”:暂时卸下责任与压力:在虐恋关系中,受虐者将自己完全交付给上位者,相当于把生活中的压力、决策责任一并交出。这种 “暂时脱离自我掌控” 的状态,如同给心理放了个假,能带来纯粹的放松与愉悦。
  • 信任的具象化,填补安全感缺口:对内心焦虑、难信他人的人来说,主动在束缚中 “交付自己”,是一种直观的信任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切实感受到 “被信任” 的安全感,而信任本身就是人际关系与个人安全感的核心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