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内宠爱》:用规则与温柔编织安全感


宠爱,是在界限内接住你的情绪,而不是纵容或无条件满足。
她是主动的一方,我是被动的一方。但我们的关系从来不是建立在权力压制之上,而是在理解与包容中,筑起彼此的信任与亲近。
曾经处在任性的 “小朋友” 阶段时,我总爱争辩、反驳、试探边界、不服输、讨价还价,连睡前都要纠缠人。她早已看穿我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思,会静静地看着我闹腾一会儿,但往往在她说上几句话后,我就瞬间安静下来。
那是源于她对我的了解、观察与琢磨 —— 在她能掌控的范围和允许的限度内,稳稳接住我的情绪。这不是溺爱,而是让我在界限里学会真正的自由。同样,她也知道我会把握好分寸。
秉持着 “该宠的时候会宠,该罚的时候绝对躲不掉” 的原则,她从不把纵容当作爱,而是用清晰的界限让我感受到安全感,用自主的选择权让我在成长中学会承担责任。她不允许我用 “年纪小” 当作合理化所有行为的借口。
有时我做得不好,会先挨一顿批评,但她愿意对还没学会稳定情绪、无法坦然面对挫折的我,付出耐心去引导,陪着我一步步走过这个过程。
她也从不要我变成一个一味听话、乖巧的人,不会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我身上,而是用一种温柔的理性,陪着我一起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在我面前,你的‘小朋友’属性,其实是内心那些柔软、需要被保护和满足的部分。”
有一次,我在她租的房子里看到一个透明密封袋,里面装满了橘子味和青苹果味的棒棒糖。我惊讶地问:“怎么会有这么多呀?”
🦕:“我看到了就先买下来存着呀~”
那一刻我才明白,有些事她一直默默记在心上。看着那些棒棒糖,更像是看到了她提前为我准备好的安全感 —— 每当我情绪低落时,就会抽出时间去找她 “领” 一根🍭;需要抱抱的时候,她也从不吝啬,只要我张开手臂,就知道她一定会稳稳接住我。
那些时刻,她就像一剂解药,让我烦躁不安的内心渐渐变得平静。
她的 “保护”,从来不是限制,而是让我在不被评判的前提下,安心安放自己的脆弱。
当我被指责、被别人误解或是陷入自我怀疑时,她不会急着分析事情的对错,而是坚定地站在我这边,用同理心感受我的情绪,让我知道自己从来不是一个人在面对。
在她的保护下,我慢慢成长、愈发成熟,成为了现在的自己😊
上个月我们约好见面吃饭,聊天时 ——
🦕:“你真的长大了。”
🌻:“嗯,我知道。”
真正感受到自己长大的那一刻,是当我独自处理事情时,不再依赖她的建议或陪伴,愿意一个人冷静下来思考,慢慢梳理混乱的情绪和眼前的难题,坚信自己最终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不是不再需要她,而是清楚即使她不在身边,我也有能力好好面对一切。
这种成长悄无声息,却真实存在 —— 我松开了依赖的手,悄悄接住了独立的自己。
她的宠爱,是用规则与温柔编织成一张安全的网,让我在里面安心快乐地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