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UHOME
直面内心,勇于自目。专注亚文化领域!

亲密关系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 理想化

2025-08-15

心理防御机制 —— 理想化

理想是完美、美好的标准,而理想化,是将普通事物强行抬升到不属于它的高度。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容易陷入这样的状态:把伴侣看得过于完美,觉得对方处处都好,甚至认为 “非他不可,否则这辈子都不会幸福”—— 这其实就是启动了 “理想化” 这一心理防御机制。

先谈 “分离”:理想化的基础

在讲理想化之前,需要先了解 “分离”—— 这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想象一下,当面对一件充满矛盾的事时,做选择往往会很痛苦。这时,人们常会选择性忽略一个选项、只认准另一个,用 “非黑即白” 的方式逃避选择矛盾带来的痛苦。这正是分离机制的本质:通过割裂事物的复杂性,简化认知以规避痛苦。

理想化:对抑郁的防御

想想身边那些不断恋爱又不断分手的人 —— 他们可能经历着反复的兴奋、迷恋、痛苦与幻灭(或许你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你会发现,每当恋情走向终结,他们总会陷入抑郁。但其实,抑郁并非由分手导致,而是他们本身就存在抑郁情绪,理想化正是对这种情绪的防御。
在每段关系中,他们会通过 “分离” 机制,刻意忽略伴侣的负面特点,抛开所有与 “真爱” 冲突的感受和疑惑,以此消除对伴侣的矛盾感,从而防御内心的抑郁。

理想化的社会文化踪迹

如今,层出不穷的浪漫电影勾勒出 “爱情就该美好、纯粹、一尘不染” 的幻象,让人们误以为:只要找到 “天作之合” 的伴侣,拥有完美爱情,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消除所有苦难。这种认知很大程度上误导了年轻人。

理想化对亲密关系的影响

  • 关系前期:理想化会让感情充满幸福感,因为对方在幻想中是 “完美无缺” 的。
  • 关系后期:随着时间推移,伴侣的缺点逐渐暴露,“完美形象” 瞬间崩塌,幻想破灭,亲密关系容易迅速破裂。

理想化的积极意义

作为心理防御机制,理想化也有其作用:它能帮助我们克服与陌生人亲近时的焦虑,让我们对充满未知的新人敞开心扉。
《为什么我们总在防御》中提到:“只有当我们从理想恋人与完美恋爱的梦境中醒来,发现与我们相伴的人其实真的不错时,我们才能拥有持久的爱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