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MUHOME
直面内心,勇于自目。专注亚文化领域!

如何看待受虐型人格?

2023-10-25

自虐型人格或者说自我挫败型人格。

这类人格类型通常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本该承受痛苦、或一些低于周围人的权益的自我设定,不断的进行自我贬低甚至自我伤害等的行为习惯。

如何看待受虐型人格?

生活中大部分该类型人格的人都没有达到精神病性的状态,也就是自虐型人格障碍,但这类人格特质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他们习惯于否定自己,在日常中也经常低声下气,面对不公与不合理的请求,也会认为自己本该受到此等待遇。

自虐行为

自虐性的行动会有很多,本期仅简要提及。

为了获得身边人的关注,让自己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或困境,从而在他人的自责或关爱行为中获得满足。

比如:

间断的意外伤害或者经常的生病,会获得他人持续的关爱照顾。

情侣分手时,一方扬言另一方的离开会促使一些自我伤害行为,或是在争吵中毁掉一些贵重或珍视的物品等,以期用这类行为掌控局面。

示弱(我生病受伤了,现在多么痛苦)和内疚转移(你看,你都促使我做了些什么)在上述中均有体现,往往在行为之后他们都达到了自身的目的,得到了更好的照顾或避免了分手,也让他们更习惯于这类行为模式。

自虐性的自我挫败行为也可能来自于想要对预期痛苦的掌控,但往往在他们的行为时不计后果。

比如:

在恋爱或婚姻中,一方始终相信自己所处的关系一定会发生危机,可能来自于另一方会变得没有耐心或第三者插足。

于是一方就自己相信的不断进行试探或是无理取闹,而另一方看来是在无事生非。

面对预期或未知的风险因素,他们往往会在焦虑中选择控制感来减少焦虑:如果风险迟早会发生,由我主导起码时间和地点受我控制。而他们所表现的行为则是对对方挑衅

自虐并不意味着对痛苦的钟爱,之所以承受痛苦,则是因为他们总希望事情变得更好。

比如:

面对家暴,有的人选择隐忍而不是正确的去寻求帮助,如果说与施暴方生活是受虐行为,隐忍与承受并不是喜欢被家暴,而是对承受的痛苦合理化(维持家庭完整)和避免更糟糕的事(被抛弃),始终在期待忍受施暴只是暂时的,最终也会变好的。

现实往往并不像期待般发生,但带有自虐型特质的人往往甘愿承受。相较痛苦和伤害,他们更害怕的是关系破裂带来的被抛弃感

实质

受虐型人格的形成一定程度与童年经历有关,遭受虐待、体验暴力创伤或压迫及反抗体验等。

自虐型人格的人往往是卑微、内疚,他们通过自虐行为来增强与周围人的关系链接,伴有潜意识里的愿望:以饱受痛苦去折磨他人,以此获得自身的愉悦。

自虐型人存在“我不好,我很坏”的信念,他们用自虐的行事方式缓解或转移“我很坏”带来的内疚或解决关系的困境。

同时使自身处于道德上的胜利(我如此难受都是因为你;你才是那个恶人),进而可能表现为抱怨或者愤怒。

面对自虐型的人,我们的反应可能会是基于同情的想要帮助他们或是面对挑衅的厌恶甚至变为施虐,都并不能对其有帮助。

更重要的是其本人自知与寻求改变,但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改变是极其困难的,需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