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的跨性别运动员,到底是为了奖牌还是为了跨性别群体?
昨天是东京奥运会女子87公斤以上级别的举重比赛,那场比赛也是我观看的为数不多的几场完整奥运比赛,因为平时很少会看电视直播,也有幸的见证了我国运动员李雯雯斩获奥运金牌。当时看直播的时候说实话有一种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感受到了什么叫“降维打击”。
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一直好奇为什么都是国外的选手比来比去,为什么我们国家的运动员迟迟不上场?后面了解到了举重规则才知道运动员选择的重量越大出场越靠后,所以当时就是所有运动员全部都比完了,我国选手李雯雯才上场,一把就举起了金牌,在看完整个比赛和颁奖环节后到现在都能够回忆起当时看比赛的心情。而后面又发现了一件比较好奇的事情,那就是那场比赛其实有一位跨性别运动员。
当时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最开始我关注的是比赛本身,关注的是我国选手的夺金瞬间,而后面媒体爆料出比赛中有一位跨性别运动员,于是就去了解一下,发现讨论的还是比较激烈的,网友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大多数说人这位跨性别运动员是为了金牌很鄙视这种行为,少部分人也表示支持该运动员,而还有一部分认为此举是为了让大众了解和接受跨性别群体。那么奥运会上的跨性别运动员,到底是为了奖牌还是为了跨性别群体?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运动员。
本次女子87公斤以上级的跨性别运动员名叫哈伯德(Laurel Hubbard),来自于新西兰。哈伯德将是奥运会125年历史上第一位参加比赛的跨性别运动员,尽管奥运会从2004年开始,就已经允许跨性别运动员参赛。
根据国际举重联合会的数据,这位新西兰人在超重量级87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排名世界第15位。
作为一名职业举重运动员,43岁的哈伯德在35岁时选择了做性别矫正。2015年,国际奥委会(IOC)批准她参加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比赛。
这位43岁的女运动员被列入名单后引起了分歧,她的支持者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而批评者则质疑跨性别运动员与顺性别女性竞争的公平性。
哈伯德将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消息在各国都成为头条新闻,许多媒体在6月份将其描述为有 “重大争议”。
批评者还说,不应该将性别包容等 “政治 “因素强加给体育赛事,因为他们认为这将导致因身体差异而产生的不公平。
“我们应该保护跨性别者的公民权利。然而,我们也应该尊重其他竞争者在比赛中的权利”,一位网上批评者说。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两周前在东京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根据现行规则,哈伯德有资格参加比赛。
巴赫说,“在资格赛开始之前,国际举重联合会已经制定了资格赛的规则。这些规则适用,不会在正在进行的比赛中修改规则。
他说:“同时,国际奥委会正处于与所有不同的利益相关方的咨询阶段……审视这些规则,并最终提出一些不能称之为规则的指导方针,因为这是一个没有一刀切的解决方案的问题。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情况。”
在被反复问及他是否支持哈伯德参加东京奥运会时,巴赫说运动员的选择是基于具体的规则。
他说:“规则已经出台,规则必须被使用,你不能在对正在运行中的资格认证体系改变规则。这是世界上所有运动员所依赖的:规则正在被应用。”
不管是赛前还是赛后这位运动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而今天我们讨论不是比赛本身,而是跨性别群体。
什么是跨性别群体?
跨性别群体,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属于另一种性别。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性少数群体统称为LGBT。
L代表Lesbian(女同性恋者),指的是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只受到女生吸引的女生;G代表Gay(男同性恋者),指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只受到男生吸引的男生;B代表Bisexual(双性恋者),指在心理和生理上对两种性别产生爱慕情绪行为的个人;T则代表Transgender(跨性别者)。
而哈伯德就是Transgender(跨性别者),跨性别群体在国内外都有,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旗帜,尽管跨性别群体在很多地方都还未受到认可,但是并不妨碍跨性别群体在不断的努力让社会接纳。
在中国提到跨性别群体的名人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金星,在完成跨性别后金星也过上很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在国外跨性别群体则更多,苹果现在的ceo库克也曾表示自己就是跨性别者!
奥运会上的跨性别运动员,到底是为了奖牌还是为了跨性别群体?
网上争论不休,我们也无法去猜测一个结果,到底目的如何也只有哈伯德本人才知道,其实我认为到底是为了奖牌还是为了跨性别群体已经不重要了,对于跨性别群体来说是一件好事,毕竟此举表明了跨性别群体开始受到到了部分人的认可和理解!